电阻器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电阻器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资讯】2018年都说不让种玉米那我到底该种啥光萼石花

发布时间:2020-10-17 17:18:08 阅读: 来源:电阻器厂家

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自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去玉米库存、调种植结构后,从前年开始,玉米价格大幅下跌,直到2017年下半年才出现反弹,目前玉米价格处于近两年较高的水平。

春耕伊始,关于玉米“种还是不种”的疑惑又出现。按照农民的种植习惯,哪个农产品市场价格高就种哪个,下跌的玉米价格有所反弹,有些地方的农民就想继续多种玉米。在3月7日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记者会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建议农民不要盲目扩种玉米,尤其在非优势区,不要走回头路。

不要盲目扩种玉米

3月7日上午,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记者会上说:“近期玉米价格反弹,我们也注意到了。平均来讲,比去年增加了1毛钱(500克价,下同),有的地方还多一点。玉米价格一反弹,有些地方又想多种玉米了。我建议不要盲目扩种,因为毕竟现在玉米库存依然很高,国际市场价格也很便宜。尤其是那些非优势区、种玉米不是很适合的地区,不要走回头路。”他提到,这两年国家已经对玉米进行了两年的调减,下一步还是要继续调整结构,应多种市场适销的品种。

粮食收储制度改革首先从玉米开始。2015年,临储玉米收购基准价格大幅下调0.12元至1元。2016年,玉米取消临时收储政策,实行“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改革,对农民进行生产者补贴。之所以要首先改革玉米,在于玉米临时收储价格不断提高,到2014年已达1.12元。过高的玉米价格导致加工企业和饲料企业都不用国内的玉米做原料,涌入国储库的玉米库存越来越多,而玉米及其替代品的的进口量却越来越大。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俊曾表示,从2013年到2016年这4年,进口的玉米替代品(高粱、大麦、干玉米酒糟和木薯等)多达1亿吨,这些替代品的进口导致“国货入库、洋货入市”,直接后果是国内政策性玉米库存越来越庞大。

玉米涨价被误读

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不到一年时间,玉米价格每吨涨了200元,这对于农民而言确实是不小的收益。但这一轮价格上涨区别于政策驱动下的价格刚性上涨,并不代表国内玉米库存已有所好转。这轮上涨,除了冬季降雪天气影响交通、随着余粮减少种植户和粮商集体看涨氛围加重等常规因素外,更与对进口玉米替代品——干玉米酒糟(DDGS)和高粱的“双反”政策有关。2017年1月,对美国进口谷物DDGS作出反倾销裁决,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DDGS征收反倾销税及反补贴税。2018年2月,商务部对美国进口高粱进行“双反”调查。上述政策,不但对国内种植高粱的农民起到保护作用,更被解读为对玉米市场去库存、提振国内玉米价格的重大利好。

但这些利好因素并没有改变国内大量玉米库存仍未被消耗的现实。去年临储库存玉米拍卖,全国累计成交近6000万吨,目前仍有约1.8万吨玉米库存。因此,总的来看,玉米市场的供求基本面没有发生变化,临储库还有很多玉米没有消化。如果盲目扩种,风险很大。

农产品市场存在固有的弱点和缺陷,其中就包括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一旦市场达到饱和,风险就比较大。而且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影响很大,如果种得多,期货就会看空,很容易影响现货市场价格。种植户要在把握市场动向的同时看政府的导向,跟着政府的路线走,不要看价格稍有抬头,就盲目扩种,以免造成损失。

粮食价格改革势在必行

作为临储收购制度改革的先锋,玉米的改革成效影响到其他作物的改革进展。同样作为口粮的小麦、稻谷,尽管尚未退出收购价政策,但源于当前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改革也势在必行。

一方面,稻谷已连续10年出现结余,粮食收购价的政策收购量占稻谷、小麦商品量的相当一部分比例。另一方面,国内大米、小麦农户销售价格已经全面高出进口到岸完税价格,国内市场转向使用价格较低的进口粮食,使粮食进口压力骤增,也导致国内粮食大规模涌向政策性收储。

今年国家下调稻谷和小麦的收购价,目的也是进一步理顺价格形成机制,使小麦和稻谷的价格逐步向市场靠拢。这意味着,粮食收储制度的全面改革已经开启。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两年,国家已经针对主要农产品的收购价格或临时收储价格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改革,比如油菜、糖料、玉米、大豆等,下调稻谷、小麦的收购价的目的,就是要让收购价能够回归初心和本源。也就是说,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收购价应该是一个止损的价格。在正常情况下,让市场来形成小麦和稻谷价格,让农民更加直接地面向市场,这样农民才有动力按照市场需要去调整稻谷和小麦的种植结构,走优质优价的发展道路。

谈及对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影响,韩长赋表示,实话实说,会有一些影响,但是不会太大。原因在于,一是小麦和水稻是口粮,各方面还是很重视的;二是小麦和水稻大都是在基本农田里生产种植的,近些年进行了高标准农田建设,水稻小麦基本上可以做到旱涝保收。而且,在目前的水平下,农民种植小麦和水稻,还是有账可算的,所以调减幅度也不会很大。

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他表示,价格下调会对农民收入产生一定的影响。国家在下调收购价格的同时,也对种粮农民采取直补的方式,适当补助农民。“为保护农民的积极性,现在籼稻和粳稻分别下调了1毛到2毛钱,这个下调带来的收入影响主要由政府和国家来承担。”下一步,国家将在改革中加快完善补贴、保险等配套机制,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都说不让种玉米,那我到底该种啥?

记者调查了解到,去年许多从玉米转种经济作物的种植户并不赚钱,大部分勉强保本甚至亏损,对今年种什么感到迷茫。

黑龙江大庆市巴彦查干乡王府的种植户郑先生告诉记者:“去年尝试过种一些杂粮,红豆、黄豆、绿豆都有,但是根本没人要,都在家放着,只能自己吃了。今年种点啥,现在也不知道,只能继续种玉米。”和郑先生同样迷茫的还有河北省保定市蠡县辛兴镇北沙口村的农民李杏杰:“去年曾种了20亩大葱,但由于期间连下三天三夜的雨,随后又刮大风,大葱全倒了,根本没人要。现在也不知道种啥挣钱。”

吉林省扶余市蔡家沟镇李半号村明远农机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种植户刘扬告诉记者:“这两年玉米不景气,很多社员已经两三年都不种玉米了,以种马铃薯为主,但现在马铃薯在吉林的价格也不是太好。2016年有的地方一晌地净利润5000~8000元,但去年干旱高温,产量比较低,后算下来也不赚钱。”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大多数农民主观上想改种,但不知道往哪儿改、怎么改,又不敢盲目跟风,只好“按兵不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双河镇生产村的种植户向记者哭诉,去年自己一半的土地改种马铃薯,产量偏低,加上受旱,亩产只有75~100公斤,尽管每亩补贴170元,依然不赚钱甚至亏本。“这下更发愁了,种玉米虽然价格变动大,但产量相对稳定,虽然不赚钱,但至少不亏本。经过去年这一折腾,今年都不敢再轻易地种别的作物了,还是种玉米吧。”黑龙江省依安县种植户王大力有着同样的顾虑。“种了几十年玉米了,突然让我去种别的,我也不会啊,也没有人教。虽然种玉米不赚钱,但至少不会亏本吧。”

两会代表委员支招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贵州省委副主委罗玉平表示,自己在调研时发现,“不求收益化,只求风险小化”是农民大规模种植玉米的重要原因。他认为,基层“玉米调改”任务重,目前还缺乏相应的补贴和倾斜政策。由于大量农村人员进城务工,导致农村劳动力缺失,农民更愿意种植玉米这种人力投入低、可供食用、容易储存、产收风险小的农作物。若改种其他作物,不少农民担心风险大。罗玉平认为,应以金融之力来推动玉米改种,带动农户脱贫致富;同时,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通过“平台+农产品基地”直采方式,建立帮扶合作机制,终形成“农产品+农产品销售端+农村金融服务”的有效连接。

随着近年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东北大地上改种粳稻已成为趋势。叶兴庆表示,这两年,随着生态绿色的理念深入人心,很多绿色大米已经打响了品牌,稻虾共作、稻鱼共作的种植模式越来越多,这些大米的市场价格一般都在几十元,远高于常规大米的价格,突出体现了优质优价。从目前的收益排行来看,粳稻和花生亩收益均可逼近1000元。

在小麦方面,大部分小麦主产区种植的都是中筋小麦,可用来做烙饼、面条、馒头,但是制作面包、饼干、糕点的强筋、弱筋小麦供给仍然相对不足,市场价格也远远高于国家设定的收购价格。韩长斌也在记者会上明确表示,下一步将引导农民种植优质水稻,种植强筋和弱筋小麦,这是农业的弱项。

青贮玉米和鲜食玉米是方向

从种植玉米转变为经济作物,种植户大多可能要经历上几年过渡期,收入没有保障。但种植籽粒玉米转变为种植鲜食玉米、青贮玉米,种植户基本没有技术障碍。这也符合国家对非优势产区的调整方向:“粮改饲”、种植经济作物。

据悉,目前鲜食玉米需求量在50亿穗左右,且以年均30%的增长率高速增长。同时,国际市场需求旺盛,鲜食玉米市场前景非常广阔。据统计,2017年黑龙江省鲜食玉米种植面积达100万亩以上,实现利润4亿元,平均每亩纯收入近1000元,是种植大豆、普通玉米效益的2至4倍,预计2018年黑龙江省鲜食玉米种植面积可达200万亩以上。从种植籽粒玉米转变为种植鲜食玉米,农户基本没有技术障碍,发展鲜食玉米成为种植户订单生产的转型方向之一。

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永兴村党支部书记贾红涛认为,发展鲜食玉米优点多多。鲜食玉米穗棒采摘后,作物秸秆可采用大规模机械收割的方式直接粉碎,用青贮方式生产饲料,广泛用于养殖业,可配套建设肉牛养殖场加以利用消化。秸秆利用率达100%,利用价值高,转化增值空间大,超过其他秸秆利用方式。

2015年,农业部出台《关于“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2020年“粮改饲”的目标是青贮玉米面积增加到2500万亩,调整的重点任务之一是构建农牧结合的种养结构,粮饲兼顾,调减籽粒玉米、发展青贮玉米和苜蓿,以养定种,把“粮仓”变为“粮仓”+“肉库”+“奶罐”。“镰刀弯”地区有很多大型乳品企业基地,是国内重要的肉牛和肉羊基地。当前玉米消费量的60%~70%都用于精饲料。直接把玉米从地头加工为青贮饲料送到牧场,省去了很多中间环节,机械化程度高、人工成本大幅降低,从能量角度和成本角度都更经济。当前发展青贮玉米产业正当时。

gmat培训

alevel心理学

ib一对一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