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器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电阻器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宋建窑的发展时期_[#第一枪]

发布时间:2021-06-07 17:09:06 阅读: 来源:电阻器厂家

建窑亦称“建安窑”、“乌泥窑”,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宋代名窑之一。窑址在福建省建阳市水吉镇。以烧黑釉瓷闻名于世。小碗最多,胎骨乌泥色,釉面多条状结晶纹,细如兔毛,称“兔毫盏”。也有烧成“鹧鸪斑”和“银星斑”的,别致美观。釉下毫纹,是利用酸性釉料所后成的酸化痕迹作装饰,因建窑瓷皆仰烧,釉水下垂,成品口缘釉色浅。由于器壁斜度不同,流速快,成纤细毫纹,流速稍慢则粗,就成兔毫之状。有的器底,刻有“供御”和“进”琖等字样,为贡瓷。

宋代是建窑的发展时期,以烧黑釉器而著称。兔毫斑、鹧鸪斑、曜变等釉色的名品就出在这里,以茶盏为多。

在建窑黑釉盏盛名的影响下,各地的仿烧者甚多,除福建本省的南至福清市,北至武夷山以北的几十处瓷窑之外,还有江西的吉州窑,四川、山西、陕西、河北、河南等地都有仿烧的,形成了以建窑为首的建窑系。

由于宋代斗茶风尚盛行,而主烧适宜为斗茶的黑釉茶盏,亦称建盏,以水吉镇窑制品为最,颇受文人喜爱。北宋后期曾为宫廷烧制斗茶使用的黑釉盏,并于器底刻"进盏"、"供御"字样。建阳窑产品使用含铁高的原料做胎,因而胎色深黑坚硬,有"铁胎"之俗称,或名乌泥窑、黑建、乌泥建等。盏内外均施黑釉,外壁釉不到底,露黑色胎。黑釉盏以铁结晶形成的斑纹为饰,呈条状晶纹的称兔毫,有黄、白两色,故又有金、银兔毫、玉毫、兔斑等别称,也有呈油滴结晶状,宋人称鹧鸪斑。铁结晶呈油珠状的称为油滴,更有少数窑变花釉,在不规整的油滴周围出现窑变蓝色,尤为珍贵。

两宋至元代社会各阶层人士斗茶、试茶、点茶蔚然成风。北宋中期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年),福建仙游人蔡襄(1012—1067年)所著《茶录》一书,是继唐陆羽《茶经》之后又一部茶事专著,曾进献仁宗皇帝。《茶录》云:“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斗茶盛行生产的黑釉茶碗,以建窑最负盛名,建盏成为宫廷与民间“斗茶”、“试茶”最好的茶具。

建窑以烧制碗盏类为主要产品,其胎釉最具特色,概括归纳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造型:黑釉碗盏不论其器型大小,口、腹、底各部位比例协调柔和,整体上规整、浑厚古朴。口大足小,矮圈足,挖足浅是共同特征。具有代表性的器型有束口、敛口、撇口、敞口四种形制。

器胎:有深灰黑色、黑灰色、浅灰和灰白色胎,胎质颗粒粗细均匀,胎釉结合致密坚硬。瓷矿土中含铁量较高和含有三氧一化二铝的红土与可塑的软泥组成,色有乌泥、紫泥之称,胎厚器重。

器釉:有黑色釉、兔毫釉、鹧鸪斑釉、曜变釉等品种。兔毫釉占产品多数达60﹪,纯黑釉又称乌金釉占20﹪,酱褐釉少量占10﹪。釉层上薄下厚,口边沿无釉露胎处呈赫褐色,器内垂流至中心积成厚釉,器外壁施釉不及底,近足部凝聚厚釉或成滴珠状,具有玻璃质感,厚胎厚釉是显著特征。

工艺:采用轮制拉坯成型,胎体由口沿下增厚至腹底部达最厚。口、腹、足部位衔接处清晰流畅。大器型外壁由于拉坯手拉力关系,表面上微显出凹凸不平的旋坯纹。器圈足,足墙竖直,有细微旋坯纹,足跟平切或轻度斜削,底浅挖近似平底。装烧工艺采用一钵一碗正置仰烧法,底部以垫饼相隔防止釉料粘连。

这里重点介绍一件由后井村窑址采集的黑釉碗(残器)。此碗器形硕大,且足底部刻有铭文,是件难得较为重要的标本。

黑釉大碗,高8.5厘米,口径20.2厘米,足径5.2厘米。撇口,深斜腹,矮圈足,挖足浅。深灰黑色胎,含有细沙粒,手摸触感粗糙,胎体 口沿部分较薄,往下渐渐加厚,腹部最厚处达1.1厘米。口边沿无釉露胎处呈赫褐色,器内外施乌金釉,釉层上薄下厚至腹下积聚成厚釉,近足部无釉露胎。足底中央阴刻楷书“卿”字款。

此碗的独特之处在于:

一,釉色纯黑色,是建窑的本色,后人俗称为“乌金釉”,釉水滋润,釉面乌黑发亮,光亮照人。

二,建窑烧制黑釉碗延续数百年,据建窑考古队《福建建阳县水吉北宋遗址发掘简报》统计,碗类占产品99﹪,其他器形如灯、钵等仅占1﹪。碗类又以中小器型居多,大形器占小部分。碗(盏)小的口径一般9厘米左右,中型器口径12厘米上下,大型器达18厘米左右。现存建窑大碗完整器少见,从墓葬出土的资料来看,多为中小型碗盏;残片标本大碗也少见,多是中小碗残片标本。此碗口径有20厘米之大,是为数不多的建盏大器标本。

三,建窑碗盏类铭文,大致有纪年款、贡用款、姓氏人名款和符号、数码等铭四种类别。

纪年款:福建博物院藏一件黑釉兔毫纹束口碗,底刻楷书“雍熙”为北宋太宗年号(984—987年)。1982年香港出版的图录中一件黑釉盏,底刻楷书“至道”二字,为北宋太宗年号(995—997年)。1955年南京博物院宋伯胤先生在窑址采集一件匣钵,外壁刻划楷书“绍兴十二年”铭文,为南宋高宗年号(1142年)。这些年款是建窑烧制年代依据。

贡用款:在碗(盏)底部或垫饼、匣钵刻有阳文反体或阴文正体楷书“供御”、“进盏”二字,是皇室使用的证据。

姓氏人名款:有“张”、“张一”、“黄”、“吴”、“李”、“孟”、“中宝”、“王”、“王甲”、“陈”、“陈七”、“年”、“炎”、“尖记”、“郎”“金”、“新”等数十种,这些取姓氏人名其中一字,铭文一般刻划在器物底部。

符号、数码等铭:有“≠”、“×”、“新窑”、“中”、“合”、“正”、“茶”等;有“一”、“二”、“九”、“十一”、“十二”、“三十”、“廿九” “卅”等;这些符号与数码字可能做为产品标记或数量记号。

姓氏人名款为常见款识。在建窑众多姓氏名字款识中,本黑釉碗(残器)“卿”字款以前未见有过发现,从字义上看,应是人名款。此铭文为建窑器款识新增添了文字内容,为研究建窑提供了新的实物依据。

全自动横切机图片

装载机搅拌斗图片

电子束灭菌器价格

防撞设施价格